极性非连续氧化物绝缘体界面研究
报告人: 吕伟明 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 凝聚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邀请人: 颜世申 教授 报告时间: 2018年3月16日下午3:40 报告地点: 知新楼C座1111报告厅 报告内容: 由于极性非连续氧化物绝缘体界面二维电子气的产生机制超越了固体电子学理论框架,备受科研界的关注,并于2007年被Science评选为十大科学问题。报告人从氧化物异质结制备和输运出发,介绍氧化物界面极性非连续所诱导...
报告人: 吕伟明 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 凝聚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邀请人: 颜世申 教授 报告时间: 2018年3月16日下午3:40 报告地点: 知新楼C座1111报告厅 报告内容: 由于极性非连续氧化物绝缘体界面二维电子气的产生机制超越了固体电子学理论框架,备受科研界的关注,并于2007年被Science评选为十大科学问题。报告人从氧化物异质结制备和输运出发,介绍氧化物界面极性非连续所诱导...
报告人:郑飞博士,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邀请人:郝晓涛 教授 时 间:2018年01月25日(周四) 下午18:30 地 点:光电所报告厅 报告摘要: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have attracted enormous research attentions owing to the superior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he developed lead halide perovskite materials, giving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enhanced to >22% over a short period. However, the lac...
报告人:赵纪军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报告时间:1月26日 10:00报告地点:知新楼C702 量子报告厅邀请人:戴瑛 教授报告摘要: 近年来,随着二维材料研究的深入,二维层内异质结的实验制备取得突破。代表性的两类体系包括石墨烯/六角氮化硼异质结和过渡金属二硫化合物异质结。异质结界面的原子结构和电子能带排列是未来二维器件研发的关键要素,而界面结构则取决于生长条件。针...
报告人:王晓鹏 博士,美国卡内基梅陇大学 邀请人:赵明文 教授 时 间:2018年01月16日(周二) 上午9:30 地 点:离子束楼报告厅 报告摘要: Singlet fission (SF), the spontaneous down-conversion of a singlet exciton into two triplet excitons residing on neighboring molecules, is a promising route to improving organic photovoltaic (OPV) device efficiencies by harvesting two charge...
报告题目:Lens vs Algorithm: imaging in the computer age报告人:Scott Carney教授 罗切斯特大学光学研究所所长报告时间:1月18日 14:00报告地点:知新楼C702 量子报告厅邀请人:王雪林 教授报告内容: 罗切斯特大学的光学研究所是美国顶级的光学研究基地,作出了很多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罗切斯特大学光学在美国排名第一位。光学研究所主任Scott Carney教授还会介绍该光学研究所以及有关该...
报告人:刘晓辉 博士,美国罗格斯大学邀请人:解士杰 教授时 间:2018年01月05日(周五) 上午10:00地 点:知新楼C1113会议室报告摘要:Recently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n some cases, electronic states in the ferroelectric contribute to the device conductance as the result of a modulation doping effect in which carriers are transferred from the electrode into the ferroelectric layers near ...
报告题目:Measurements of Higgs boson properties and searches for new physics in HZZ with the ATLAS detector报告人:徐来林 博士,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邀请人:李海峰 教授时 间:2018年01月04日(周四) 下午3:30地 点:知新楼C911会议室报告摘要:Recent measurements of the Higgs boson properties in the four-lepton channel using36.1 fb-1 of pp collisions at 13 TeV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will be presen...
报 告 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孙家涛 副研究员报告时间:12月28日(周四)下午15:00报告地点:中心校区量子报告厅(知新楼C座702)报告摘要:近年来,二维材料由于一些独特的电学、磁学、声学以及光学等特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本报告中,我将介绍我们在二维狄拉克材料中自旋结构的一些研究,讨论特定的自旋结构的变化对新奇宏观物性的影响,如量子谷霍尔效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磁电耦合等...
报 告 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李世亮 研究员报告时间:12月28日(周四)下午15:00报告地点:中心校区量子报告厅(知新楼C座702)报告摘要:从1911年被发现起,超导就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核心之一。超导体具有两个非常容易测量的性质: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在所谓常规超导体中,超导电性是由于两个电子之间存在着净吸引势而配对。相关的理论被称之为BCS理论,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奖。然而,从七十年代末...
时间:2017年12月22日(周五)下午14:00地点:知新楼C座7楼702量子报告厅主持人:陈峰,WilliamHill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主讲人简介:李卫,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威廉希尔中文网站物理系,我国著名的稀土永磁材料专家,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先后主持和参加30多项国家攻关、863重大专项、97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国际合作和军工...